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马山法院典型判例:蛹虫草酒标签漏警示语,生产商被判退1.92万+十倍赔偿共21.12万

2025-10-12人已围观

2025年马山法院典型判例:蛹虫草酒标签漏警示语,生产商被判退1.92万+十倍赔偿共21.12万

2015年4月,消费者郑某在淘宝分两次购入总价19200元的“某神蛹虫草酒”,最终收到8瓶(含商家赠送的赠品)。没等拆包,他就发现这款标准化包装的保健酒藏着系统性标签问题——作为添加了新食品原料蛹虫草的产品,居然没按规矩标注“婴幼儿、儿童及真菌过敏者不宜食用”的警示语。

法院审理时明确:根据《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还有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第10号公告,蛹虫草作为新食品原料,其制品必须标注不适宜人群。涉诉产品的标签缺了这一关键信息,直接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六条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规定,也没满足第六十七条对标签标识的要求。

虽说郑某没因喝这酒受到实际健康损害,但法院用了“风险性标准”判赔——标签缺陷本身就可能引发食用风险,所以依然判生产商全额退19200元货款,再承担十倍价款惩罚性赔偿192000元,总共赔21.12万元。巧的是,这个判法和四川天府新区市监局2025年处理同类案子的处罚一致:当时那家违规企业被没收违法所得,还罚了万元。

从这案子里能理清新食品原料的合规要点:第一,原料名字得规范,必须用“蛹虫草”标准表述,不能用“虫草花”这类模糊说法;第二,标签必须包含三类警示——针对婴幼儿、儿童和真菌过敏人群;第三,要是用到餐饮场景,建议菜单上也标警示,提前防风险;第四做电商的话,网页详情页得把标签要素全放出来,留好证据链。

中医理论其实也能解释标签警示的必要性:蛹虫草归肺、肾经,有补肺肾、益精气的作用,但作为新食品原料,安全性要求更严。不同体质的人对食物反应不一样——儿童脾胃弱,真菌过敏者接触后可能引发反应,提前标注就是“辨证施食”理念的延伸,让消费者根据体质选产品,避开潜在风险。

全国类似判例尺度很统一:2025年贵州某酒厂生产含蛹虫草酒未标警示语,连带销售商被判退一赔十,合计64.9万元;2024年四川某食品企业用“虫草花”做汤料标签违规,被没收违法所得还罚了万元。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