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48岁保安喝自泡“驱寒酒”进ICU!2025年合肥案例撕开自制药酒安全隐忧
2025-10-15人已围观
48岁保安喝自泡“驱寒酒”进ICU!2025年合肥案例撕开自制药酒安全隐忧
10月7日凌晨,合肥潜山路路缘小区的深夜被一声急呼划破——48岁保安黄某蜷缩在沙发上,意识模糊、全身抽搐,面部紫得吓人。家人拨打120时,他已经出现口舌麻木、呼吸急促的症状;等送进安医附院,血氧饱和度已跌至82%,随时可能因缺氧窒息。
医生紧急气管插管、启动血液灌流,折腾4小时才让他的生命体征稳定下来。事后追溯,罪魁祸首是妻子口中“能驱寒治风湿”的自泡药酒——原料是沙棘、黄精、桑葚,黄某喝了三年,每天午晚餐前各50ml。事发当天他冒雨执勤冻得发抖,睡前又多喝了100ml,半小时后毒性突然发作。“以为是酒劲上来了,没想到是要命。”妻子哭着说。
自制药酒的毒,藏在“天然”背后的认知盲区
很多人觉得“药材是天然的,泡酒肯定安全”,但《中药药理学》早有明确结论:川乌、草乌等常见泡酒药材含乌头碱,口服0.2mg即可中毒,3-5mg能直接致死。黄某用的虽不是川乌,但自泡药酒的风险从不是单一药材的问题——没有专业配伍,没有毒性评估,所谓的“养生”等于把未知风险喝进肚子。
中医讲究“药以治病,因毒为能”,药酒从来不是“药材+酒”的简单叠加。《黄帝内经》强调“辨证论治”,比如风湿患者需用祛风除湿药,但必须搭配健脾药材平衡毒性;浸泡时间、饮酒剂量也有严格规范。黄某的自泡酒,既没找中医辨证体质,也没控制药材比例,相当于“盲目给自己下毒”。
中毒急救的黄金10分钟,多数人输在“等一等”
乌头碱中毒的初期症状很隐蔽:口舌发麻、心跳加快、手脚无力,很多人误以为是“风湿犯了”或“喝多了”,硬生生耽误了最佳救援时间。医生说,中毒后10-30分钟是催吐的黄金期——此时能清除胃里60%以上的毒素,大幅降低吸收量。但要是出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刻送医做血液净化,延误超2小时,死亡率会飙升83%,根本来不及抢救。
这些年,类似的悲剧早已不是个例:浙江52岁患者喝含川乌的药酒引发室颤,医生连做12次电除颤才拉回心率;湖南3人误服外用药酒,乌头碱超标导致1死2重伤;上海李先生喝自泡川乌酒,心跳飙到180次/分,血压跌至56/38mmHg,差点休克死亡。
黄某最终捡回一条命,但这场“生死课”足够警醒所有人:药酒不是“随便泡泡就能喝”的养生品,尤其是含毒性药材的药酒,没有专业指导,再“靠谱”的工友推荐、再“传统”的驱寒需求,都抵不过“安全”二字。毕竟,能活着,才是最好的“驱寒”。
相关文章
- 48岁保安喝自泡“驱寒酒”进ICU!2025年合肥案例撕开自制药酒安全隐忧
- 2025年数据揭底:中药调酒“养生潮”背后的4重健康暗礁
- 2025版葡萄酒养生科学指南:从餐酒配对到代谢规律的实证解析
- 2025年多领域监管动态:从教育收费到互联网保险的消费权益守护
- 从60载家风到19%签约率:生态井酒的情感酿造数据手册
- 2025年放心酒清单:4款零香精纯粮酿,原料占比超45%的品质之选
- 408年酒脉传承:从公元前202年到1990年的南昌酒厂全记录
- 2025小仙炖×颐和园联名:40%口感升级+98.5%燕窝酸留存,让皇家养生接上现代烟
- 2024-2025赛季山西女篮复盘:3次外援动荡+63%新秀占比,一场震荡中的重生战役
- 2025春养饮食指南:跟着6组关键数据吃,把身体活力调回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