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石城三人非吸案终审:“石斛养生酒”骗走692万,83%受害者是老人
2025-09-20人已围观
2025年石城三人非吸案终审:“石斛养生酒”骗走692万,83%受害者是老人
2025年,江西石城法院对一起以“养生”为幌子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作出终审判决——温某、廖某、赖某三人因参与“海博惠”等项目非法吸资,分别被判处二年四个月至拘役六个月的刑罚。这起案件的“精准”骗老套路,把黑手伸进了老人的“养生刚需”里,用石斛酒、讲座和返利织就了一张吞噬养老钱的网。
事情要从2014年说起,兰某(另案处理)在石城注册公司并开设两处实体门店,2017年7月起,先后启动“海博惠”等四个项目体系,靠分级会员制吸纳资金。其作案手法紧扣老人心理:一是用普通保健品做伪装——比如宣称含石斛成分的养生酒,利用中医理论中石斛“滋阴清热、益胃生津”的传统功效,包装成“能治高血压、抗衰老”的“神药”;二是搞“立体宣传”——既有视频展播、专题讲座反复灌输“养生=赚钱”的理念,也有业务员上门陪聊、老客带新客拿提成的口碑传播;三是设高息诱饵——设置2%-6%的梯度月息,会员等级越高返利越多,让老人觉得“既能调理身体,又能赚点零花钱”。
司法鉴定显示,在三人任职期间,该项目累计吸收资金692.4万元,其中未兑付本金及利息达253.6万元。更令人痛心的是,受害者中83%是60岁以上老年人,单笔最大投资金额达47.8万元——这些都是老人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
法院审理查明,三名被告人均为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温某作为门店经理,直接经手资金427万元;廖某负责客户维护,发展会员31人;赖某实施宣传推广,组织讲座28场次。鉴于三人有自首、退赔87.3万元及获得23名受害人谅解等从轻情节,依据《刑法》第176条,法院作出阶梯化判决:温某获刑二年四个月,罚金15万元;廖某获刑一年六个月,罚金8万元;赖某拘役六个月,罚金5万元。
这并非石城首次出现针对老人的非法集资案。此前已有邓军案(2018年),以实业投资为幌非法吸存2984万元,导致44人损失1955万元;温某案(2017年),银行职员利用职务便利吸存823万元炒期货,亏损478万元;王上海案(2009年),借科技服务名义造成2222万元资金无法兑付。这些案件与本次案件形成明显关联,均指向骗子对老人群体的“精准围猎”。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手段呈现三大变异趋势:一是产品载体从传统理财转向大健康领域,如养生酒、理疗仪等;二是目标群体高度聚焦风险识别能力较弱的银发群体;三是返利模式嫁接消费积分、会员服务等新形态,让老人误以为“不是投资,是买服务”。
司法实践中的数据更显沉重——此类案件资金损失率普遍维持在36%-72%区间,老年受害率超过75%,而民事追偿率仅能达到12%-19%。这意味着,一旦陷入骗局,大部分钱都难以追回。
对此,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朋友需谨记“三不原则”:不轻信超出正常收益水平的承诺——比如月息2%以上的“养生投资”,大概率是陷阱;不参与未经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的投资项目;不签署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格式合同。老人的养老钱是“保命钱”,守好这笔钱,需要我们多给老人打“预防针”,帮着捂紧钱袋子。
相关文章
- 2025年石城三人非吸案终审:“石斛养生酒”骗走692万,83%受害者是老人
- 2025年警示:67%药酒中毒者肝肾损伤,这些致命误区你还在踩?
- 2025年宁陕查扣144瓶伪劣养生酒:流动兜售背后的虚假宣传与资质套路
- 15年实证:从清代宫廷秘方到2025年国民养生的黄参酒健康答卷
- 三年破12亿!梅见用标准和匠心熬出的青梅酒生意经
- 2025秋日微醺指南:雅大酿酒师揭秘6类酒局雷区与18条健康饮酒细节
- 2025年鸿蒙酒管“三送”防暑行动:用量化数据织密一线清凉保障网
- 2025年台州特大假供酒案揭秘:140万“特供梦”背后,是虚荣心喂大的畸形产业链
- 2024年湖南省中医院返聘专家养生实证:三位高龄中医的“精准健康术”
- 1800年程酒技艺、37位古法匠人:资兴醉客的酒里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