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从350万千升到85%出酒率:湖南黄酒的“传统+科技”破局之路

2025-10-07人已围观

从350万千升到85%出酒率:湖南黄酒的“传统+科技”破局之路

8月底的岳阳,秋意裹着桂香钻进胜景干黄酒业的古越楼台黄酒基地,陶缸里发酵的黄酒香飘出好远——这场在这里开的研讨会,盯着的可是湖南黄酒往后的路。

当天,省工信厅、省酒业协会带着全省60多家酒企代表凑到一块,就为商量怎么把湖南黄酒从“传统味道”做成“产业力量”。要知道,黄酒在中国酒类市场是“黄白果露啤”五大类里的“老资格”,作为世界三大古法酿造酒种,它凭每毫升含0.5-1.2毫克维生素B族、超20种氨基酸的天然营养,在健康消费潮里站稳了脚跟。行业数据清清楚楚:2012-2019年,全国黄酒消费量每年平均涨10%,2019年总量突破350万千升,比2017年的300万千升多了近2成。

选岳阳开会不是偶然。这儿既是“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也是黄酒文化的“根”——考古挖出来,当地酿黄酒的历史能追溯到商周,黄帝铸鼎祭天遗址、鲁肃点兵台等12处文保单位,都藏着黄酒的前世。像本地经典“巴陵压酒”,用本地糯米、山泉水加特制酒曲,在陶缸里闷够45天以上,酒精度刚好卡在12-15%vol,喝起来酸甜爽口。中医说黄酒性温,能通经络、行气血,冬天温一杯下肚,暖身子又补气血,这也是它能传几千年的原因。

但湖南黄酒想更上一层楼,得先跨过“坎”。省酒协调研点了三个痛点:设备自动化率不到30%,懂黄酒生产的技术人员占比低于5%,产品种类太单一。就说岳阳胜景干黄,虽然年产万吨规模不小,可灌装线效率只有江浙同行的60%,明显慢半拍。针对这问题,省酒业协会会长刘维平给了“三化招”:生产要标准化,必须严格执行GB/T 13662-2018黄酒国标;品牌要做集群,把古越楼台、胜景干黄这7家重点企业拧成一股绳;营销得精准,线上铺电商、线下开社区体验店,让消费者亲手摸陶缸、尝鲜酒。

技术升级给产业添了把火。衡阳湖之酒传承人现场演示“三段式控温发酵”专利——这一下把出酒率提到85%,比传统方法高12个百分点。邵阳学院黄大川教授团队更实在:菌种定向培育技术把发酵周期从60天缩到38天,省时间还提效率。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陈湘安处长也说,现在大家都重视健康,国家又有酒类产业政策支持,本土企业得赶紧行动,把老工艺和新技术结合,让湖南黄酒真正“走出去”。

研讨会结束时,基地的陶缸还冒着热气,像在说湖南黄酒的下一段故事——还是熟悉的黄酒香,却多了些不一样的劲儿。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