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沈阳白酒小作坊抽检:6批次酒精度偏差超±1%vol中医提醒劣质散装酒伤肝脾

2025-10-08人已围观

2025沈阳白酒小作坊抽检:6批次酒精度偏差超±1%vol 中医提醒劣质散装酒伤肝脾

2025年,沈阳市市场监管局针对酒类商品开展专项抽检,覆盖全市流通领域61批次产品。经沈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全项检测,共检出6批次散装白酒存在酒精度实测值与包装标识显著偏差问题,不合格率达9.8%——所有问题产品均出自食品生产小作坊,直接暴露出该领域生产工艺的系统性风险。

具体涉事产品包括:苏家屯区胡古涌泉酒坊的玉米酒(散装)、苏家屯区老兰头酒坊的高粱白酒、新民市帅民酒坊的散白酒(56.9%vol)、苏家屯区老六酒坊的高粱酒(散装),以及新民市李家酒行的两批散装酒(一批高粱酒、一批玉米酒)。

此次检测严格遵循多项标准执行:GB 2757-2012《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以及浓香型、清香型等6项白酒工艺标准。核心问题集中在酒精度波动超出GB/T 10781.1-2006等标准规定的±1%vol合理区间——别小看这1%vol的偏差,它不仅影响酒体口感,更可能因发酵或蒸馏环节失控,导致甲醇、杂醇油等有害物质含量异常。

初步排查显示,酒精度偏差主要源于小作坊的三个工艺薄弱环节:一是发酵过程温控失准,酵母菌活性不稳定,酒精生成量大幅波动;二是蒸馏工序操作不规范,火候或接酒温度未精准控制,直接影响酒精度纯度;三是成品勾兑比例失衡,未根据不同批次基酒特性调整配比。值得注意的是,类似问题并非首次出现——2024年辽宁冰砬山酿酒有限公司的玛枸牌植物露酒,就因标签与实际成分不符被查处,当时企业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反映出小作坊质量管控的长期短板。

针对此次结果,监管部门已依据《食品安全法》对涉事小作坊立案调查。今年沈阳市已将白酒小作坊列入重点整治清单,通过“回头看”专项行动推动全品类质量提升。消费者若发现类似质量问题,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线索。

这次事件再次印证,散装白酒因生产分散、工艺标准化程度低,质量管控难度极大。对从业者而言,需建立关键工艺参数监控体系——比如在原料糖化、酒醅发酵、蒸馏接酒等核心环节实施数字化记录,减少人为操作误差。从中医养生角度看,酒性辛热,适量饮用能通血脉、散寒气,但劣质散装酒因工艺不过关,甲醇、杂醇油超标,易导致湿热内蕴,损伤肝脾——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酒为百药之长,过则为灾”,不合规的散装酒不仅口感差,更会给健康带来隐患。为此,监管部门计划推行“一坊一码”溯源制度,通过技术手段强化生产全过程监管,既堵住工艺漏洞,也为消费者选择安全散装酒提供依据。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