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鸡西“伟哥保健酒”案:成本百元卖150,加违禁药赚60%的黑作坊产业链

2025-10-11人已围观

2025年鸡西“伟哥保健酒”案:成本百元卖150,加违禁药赚60%的黑作坊产业链

最近鸡西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端掉了太阳升村的一个假酒作坊——作坊主王某躲在里面,用低价小烧酒泡中药、加“伟哥”成分,仿冒高端鹿茸酒销往全国,这起案件的细节让人震惊!

原料工艺:以假乱真的“制假流水线”

王某的制假套路很“系统”:先以每斤4.5元的价格采购本地小烧酒,再投入不明保健药材持续浸泡15天,直至酒体变成琥珀色;随后网购高仿酒瓶及商标,精细复刻正品的防伪标识和生产日期,成品与真酒外观相似度达98%,普通人难辨真假。最恶劣的是,他在灌装环节每缸混入150斤西地那非——这是“伟哥”的主要成分,属于处方药。

危害警示:中医视角下的“乱补陷阱”+ 致命健康风险

从中医理论看,正规鹿茸酒以“温补肾阳”为核心,需辨证施补、循序渐进。但这假酒添加西地那非,完全是“药不对症”的乱来——西地那非作为化学药物,作用是扩张血管,与中药的温阳成分叠加,会极大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临床数据更直白:过量饮用此类假酒,心梗发生概率较正常情况提升42%;糖尿病患者误服后,并发症风险激增3倍!更危险的是,98%的外观相似度让消费者很难察觉,等于把“处方药”藏在酒里卖。

产销版图:暴利驱动的全国“毒酒网”

王某的作坊已形成完整黑色产业链:每箱酒的原料成本80元,加上包装总成本不超100元;终端售价却高达120-150元/箱,利润率超过60%!货物流向方面,30%在本地市场消化,70%通过电商平台辐射全国,覆盖范围极广。

延伸案例:全国范围内的“同类骗局”

这类“加药保健酒”案件近年频发,形成跨省联动趋势:2024年,惠州一对夫妻经营夫妻店自制药酒,添加西地那非,最终被判刑并吊销营业执照;2025年,江西兰某销售含违禁成分的养生酒,被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还有深圳此前破获的“清宫御酒”案,涉案金额超千万元,9名嫌疑人被判刑——均是通过添加西地那非冒充“保健功效”,坑害消费者。

执法升级:切断黑产业链的“三板斧”

针对这类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建立了三项长效机制:一是溯源打击,对包材供应商、原料渠道实施“全链条”追查,此前曾跨11省开展抓捕行动;二是技术鉴定,采用快速检测试剂,可在现场快速筛查西地那非成分,切断假酒流通渠道;三是联合惩戒,违法者不仅面临刑事处罚,还将被纳入“从业禁止+信用黑名单”,杜绝再犯可能。

本次案件警方共查获假酒600余斤,王某已被刑事拘留。警方提醒消费者:选购保健酒需认准包装上的“蓝帽子”标识(国家保健食品专用标志),切勿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想通过饮酒补身体,也得选安全合规的产品,乱喝加了处方药的假酒,只会给健康埋下巨大隐患!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