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16功能酒高峰论坛实录:传统酒文化与技术融合下的产业现状与实践启示

2025-10-11人已围观

2016功能酒高峰论坛实录:传统酒文化与技术融合下的产业现状与实践启示

2016年12月30日,中国食品报社主导的“深挖功能酒健康价值”主题论坛在北京召开,现场196家注册保健酒企中96%实现盈利——这组数据直观印证了功能酒领域的增长潜力。鸿茅药业、山东东阿酒厂等传统企业,通过申报非遗工艺,给产品筑起了系统性的技术壁垒。

原料处理环节的技术升级尤为明显:酶解技术大幅提升了海狗鞭等特殊药材的活性成分提取效率。山东天地健生物工程公司选用加拿大深海海狗资源,结合低温萃取工艺,将产品氨基酸含量提高37%;泸州抚参堂酒业更花心思,委托国家级专家团队耗时24个月完成人参品种筛选及炮制参数优化,还建立起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

市场调研显示,78.8%的消费者买保健酒时最看重保健疗效——这也推动产品功能越分越细。当时国内530余种注册保健酒里,主打“增强免疫力”的占42%、“抗疲劳”的占31%,是最核心的两大研发方向。有意思的是,用“药食同源”配方的比例从2010年的51%涨到2016年的79%,背后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深度融入:比如不少产品选枸杞、黄芪这些药食两用食材,既符合中医“药补不如食补”的理念,也让消费者觉得更安全。

论坛里的检测数据还提到,2015年规模以上功能酒企业328.72亿元销售额中,18.37%的增量来自通过GMP认证的工厂——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李红团队研究发现,固态蒸馏工艺能保留131种有益微量成分,这些正是功能酒健康价值的基础。当时监管部门也明确说,要建原料溯源电子平台,计划2020年前实现每批产品都检测覆盖。

文化赋能对品牌的提升也很直观。鸿茅药酒的67味组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就是文化传承帮产品溢价的典型。再看包装,加了地域文化元素的设计,能让终端价格涨22%-35%;山东东阿酒厂依托阿胶文化IP做的联名款,复购率比常规产品高41%——消费者买的不仅是酒,更是背后的文化认同。这和中医“文化养身”的思路一致,让功能酒多了层情感价值。

论坛上专家也提了建议。中国保健协会秦小明理事长说,虽然行业有30%的年增长率,但同质化竞争的隐忧得注意。中国中医科学院于智敏教授提醒,自行配制药酒有47.6%的安全风险,建议找专业渠道咨询。张五九副院长提出的“理性饮酒”方案,在6个省试点后,日均饮酒量下降了13ml,效果不错。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