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47%老年消费纠纷涉保健养生!2025北京消协指南拆解五大陷阱及维权法

2025-10-15人已围观

47%老年消费纠纷涉保健养生!2025北京消协指南拆解五大陷阱及维权法

最近,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晒出近三年老年消费投诉数据——近一半(47.3%)的纠纷集中在保健养生领域,其中49.6%是虚假宣传惹的祸。今天把这里面的核心坑和应对办法掰碎了说,帮爸妈守住养老钱。

保健养生不是“万能药”,虚假宣传最坑人

不少老人信“养生能治大病”,可事实刚好相反——我国合法注册的27类保健食品功能里,压根没有“疾病治疗”这一项!去年就有个典型骗局:某养生机构伪造“国家级抗衰老研究中心”资质,推销所谓“包治慢性病”的调理仪器,骗了238名老人共870万元。其实中医讲究“辨证施养”,调理得针对体质,这种连基本医疗器械资质都没有的“神器”,根本不符合中医“整体调理”的原则,纯粹是赚老人的信任钱。

五大核心风险点,每一个都得盯死

◆ 别信“包治百病”的鬼话

宣称“包治百病”的营销话术,直接划红线——国家规定的27类保健功能里,没有一项能治疾病!去年有个健康讲座,找了假“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站台,卖一万多块的磁疗床垫,说能治高血压、糖尿病,结果检测下来,功效和普通床垫没区别。这就是抓着老人“想快速治病”的心理,可中医强调“对症下药”,哪有什么东西能包治所有病?

◆ 上门推销藏着“狼”

上门推销的纠纷量同比涨了31.5%,得防!诈骗分子爱装成社区工作人员,比如去年北京某小区,有人打着“免费测水质”的旗号进老人家,转头就推销劣质净水器——一个小区32个老人就被同一伙人骗了54万。其实只要多问一句“你们有社区备案吗?”或者打社区电话核实,就能拆穿这种把戏。

◆ 预付卡消费要“留一手”

约28%的老年投诉是养生机构储值问题!之前有个连锁养生馆搞“充10万送5万”的活动,收了386万预付款后直接关门。监管部门特意提醒:单笔超过5000块的预付消费,一定要签书面协议,把服务内容、退款条款写清楚——别信口头承诺,真出问题了纸才是证据。

◆ 免费活动别乱凑热闹

63.7%的非法集资从健康讲座开始!有公司以“基因检测义诊”为名,采集老人生物信息,再伪造检测报告,推销几千到上万的“定制药品”——其实这些“药品”根本不是正规药,就是利用老人“想调理身体”的心理。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调理得找正规中医,哪能靠这种来路不明的“定制货”?

◆ 旅游里的购物陷阱要警惕

免费或低价的养生旅游,诱导购物的案子金额涨了74%!之前有旅行社搞“养生专列”,组织老人去旅游,途中强制买总价160多万的劣质保健品。消费者协会提示:行程里有2个以上购物点的,一定要审慎选——别被“免费”冲昏头,最后买一堆没用的东西,钱打了水漂。

被骗了怎么办?这三步能帮你挽回损失

凭证务必留全

91.2%成功维权的案例,都有完整的消费凭证——付款记录、宣传材料、实物照片,一个都不能少!这些都是后续找商家理赔或投诉的关键,千万别嫌麻烦删了。

先查商家资质

用“全国12315平台”的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核验商家有没有对应经营范围——要是没有,直接举报,别给骗子继续骗人的机会。

损失大或信息泄露赶紧报警

要是资金损失超过5000块,或者个人信息泄露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别等,越拖越难追回来,早行动才有机会挽回损失。

爸妈攒点养老钱不容易,把坑说清楚、多提醒两句,比什么都强。毕竟他们的平安,才是我们最在意的事。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