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4-2025汾酒“贴牌酒”乱象:30元批发600元零售,80%开发酒信息缺失伤了谁?

2025-10-17人已围观

2024-2025汾酒“贴牌酒”乱象:30元批发600元零售,80%开发酒信息缺失伤了谁?

最近山西太原、汾阳等地的白酒市场调查,揭开了汾酒“集团开发酒”的尴尬真相——这类挂着“汾酒集团出品”的产品,批发价仅30元/瓶,零售端却能炒到600元,20倍价差刺痛了消费者的信任。更离谱的是,不少包装印着“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字样的酒,既查不到生产厂家,也没有开发商资料,甚至有商家用散装酒直接冒充正规产品。从健康角度看,这风险更实在——中医讲“酒性辛热,杂醇油、甲醇超标易伤肝脾”,散装酒未经过滤提纯,喝了比正规酒更伤身子,而开发酒的信息混乱,让消费者连“喝的是啥”都摸不清,健康隐患直接埋进了酒瓶里。

面对乱象,汾酒集团终于启动整改。定制事业部负责人张玉明明确透露,当前在售的800余款开发酒中,约80%未标注清晰生产信息。虽说2024年10月就推出“产品瘦身计划”,但电商平台上仍能搜到标价279元/箱(12瓶装)的“杏花酒”——京东某店铺客服直言:“这些是集团授权产品,具体生产商我们也不清楚。”溯源体系的漏洞,就这么摊在消费者眼前。

更棘手的是品牌价值的流失。山西省市场监管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白酒类投诉里,涉及“开发酒”的占比达37%,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汾阳市监局联合公安突击检查杏花村镇53家酒类经销店,查获假冒汾酒1200余箱。白酒专家肖竹青点出核心问题:“过度贴牌让消费者认不清汾酒的真实价值区间,这对品牌的伤害是致命的。”

对比泸州老窖等同行,汾酒的开发酒收入占比常年维持在40%左右,几乎是行业15%平均水平的3倍。虽说集团试过文化营销、价格管控,但2015-2017年省外市场占有率还是从43.06%滑至40.28%——贴牌酒太多,连“汾酒该值多少钱”都成了糊涂账,市场竞争力自然往下掉。肖竹青为此建议“三步走”:一是砍掉90%以上贴牌业务,参照泸州老窖模式修复品牌溢价;二是开放企业家定制酒,但严格限定合作方资质;三是建立消费者评价体系,把市场反馈直接纳入生产决策。

目前汾酒的“瘦身计划”刚起步,溯源漏洞还没补全,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仍在混乱中。散装酒冒充正规酒的问题没根除,80%开发酒的信息缺失还在——这些“内耗”不解决,“汾酒”这个老品牌的价值,还得继续被消耗。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