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3-2025广东6起断肠草中毒事件警示:这口“养生酒”藏着致命陷阱
2025-10-19人已围观
2023-2025广东6起断肠草中毒事件警示:这口“养生酒”藏着致命陷阱
广东街坊注意!最近三年,不少打着“养生”旗号的药酒,反而成了索命的“毒酒”——2023至2025年,全省至少发生6起断肠草中毒事件,造成2人死亡、13人重症,这样的教训每一起都让人揪心。
误喝“金银花酒”的代价:1小时内两人进ICU
11月21日河源工地的场景,至今让人后怕:唐先生和工友喝了同事带来的“金银花酒”,没多久就集体中毒,两人陷入深度昏迷、全身抽搐。送到医院一查,罪魁祸首竟是酒里偷偷加的断肠草——这种植物的致命成分钩吻碱,早就把神经毒素注入了他们的身体。
断肠草是植物界的“伪装高手”,中医古籍里早将它列为剧毒之物,全株含有的钩吻碱,哪怕成人只误食3克根茎,都能快速致命。更危险的是,它的根和五指毛桃像“孪生兄弟”,花又和金银花几乎分不清。就像佛山张婶一家,误把断肠草放进“五指毛桃汤”里,1小时内6个人全出现视物模糊、头晕目眩,其中2人直接被送进ICU抢救,差点没挺过来。
中毒的三大“隐形推手”:误采、乱搭、霉变
为啥这类悲剧总发生?三个“索命套路”得扒开看清楚:
第一是药材变毒材——超过六成的中毒案例,根源都是误采了有毒植物。肇庆有位老人,把断肠草当成海风藤用来煲汤,结果喝下去没多久,脏器就开始衰竭,最后没救回来。
第二是配伍埋祸根——乌头、附子这类本身就有毒的药材,要是拿来泡酒,毒性比煎煮强3-5倍。重庆某酒楼曾用草乌泡药酒,结果导致5人死亡、10人中毒,就是没搞懂“以毒攻毒”的边界。
第三是工艺藏杀机——七成自泡酒都有霉变风险。要是酒精浓度低于20%,药材里的霉菌会疯狂繁殖,霉变率能高达68%,喝了之后肝肾损伤几乎是必然的。
保命要记牢:选材、泡制、饮用三大“红线”
想避开这些坑,得守住这三个“保命原则”:
选材别贪“野”——只选《食药同源目录》里的药材,比如枸杞、红枣这类安全食材;绝对远离断肠草、乌头类、马钱子、虫类药材这四大“毒瘤”;买药材要去正规渠道,野生的再像也别碰。
泡制别瞎“搭”——活体动物绝对不能直接泡(寄生虫携带率超40%);多种药材别随便混在一起(成分冲突的风险会增加57%);浸泡时间别超过30天(超过之后,霉菌毒素的生成量会翻倍)。
饮用别忘“忌”——自泡酒每天喝的量,不能超过30ml(大概2汤匙);千万别和头孢类抗生素、降糖药一起吃(不良反应率会提升82%);要是喝了之后觉得恶心、头晕,立刻催吐然后去医院——黄金抢救时间只有2小时,晚一步就可能出大事。
食药监敲黑板:药酒不是酒,是“药”!
中山市监局特意强调,药酒本质上属于“药品”范畴,不是随便泡来喝的饮品。2024年全省查处的非法泡酒案件,同比上升了35%,其中餐饮单位违规销售的占了61%。要是发现商家卖没有标识的药酒,赶紧拨打12315举报,别让“养生酒”变成别人的“催命符”。
最后记住这四句保命口诀:
养生药材千千万,误食断肠要完蛋;
自泡药酒风险高,正规购买才可靠;
头晕恶心快催吐,火速就医是正道!
(数据来源: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历年食品安全白皮书、三甲医院急诊科接诊统计)
相关文章
- 2023-2025广东6起断肠草中毒事件警示:这口“养生酒”藏着致命陷阱
- 2025年看年轻解压选择:奶茶与微醺的健康与情绪价值对决
- 86.86亿营收背后的“守正密码”:古井贡酒的聂广荣精神与四代技术迭代
- 2025年浙江湖州“赌博粉”诈骗案:4人被批捕,揭开“下药-设局-逼债”黑幕
- 2022年荣县“春雷行动”查处养生酒虚假标签案:罚2万+溯源1.2万件“特供酒”
- 2025年岭南秋实里的民生健康数据札记
- 2025年牛栏山纯粮争议真相:15元白牛二的工艺密码与成本账
- 2025版·健康长寿实践指南:用7组数字解锁千年时辰养生与现代循证的契合密码
- 2024实测有效!鱼获倍增的药酒实战指南:37%渔获提升背后的科学与配方
- 2025年鸿茅药酒监管亮剑:2630次广告违规背后的甲类OTC安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