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1年孔府家酒甜蜜素超标:老白干系两年三曝质量瑕疵,47起案例揭开行业潜规则
2025-10-22人已围观
2021年孔府家酒甜蜜素超标:老白干系两年三曝质量瑕疵,47起案例揭开行业潜规则
1月26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的一则抽检报告,把孔府家酒拽进了舆论风口——邹城市博贵百货超市卖的、标称曲阜孔府家酒酿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府藏浓香型白酒,甜蜜素含量初检达1.11×10?2g/kg(即11.1mg/kg)。哪怕企业申请复检,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还是维持了初检结论。更扎心的是,这已是孔府家酒两年内第三次栽在质量问题上,之前还因排污治理不达标被通报过。
作为蔗糖甜度30-40倍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甜蜜素早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划进白酒“禁用名单”。为啥会查出来?监管部门说有两种可能:一是企业想让酒更绵甜,故意加了甜蜜素;二是配制酒生产线的甜味剂不小心串到了白酒里。食品工程专家补了句关键:很多企业加甜,根本是因为基酒陈化时间不够——酒又苦又涩,只能用甜味剂盖一下。
从2019年酒鬼酒“甜蜜素风波”开始,全国已经查了47起白酒非法加甜剂的案子,涉及31家酒企。有意思的是,浓香型白酒占了78%,和酱香型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要长时间陈化,苦涩味自然挥发,压根不用额外加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2023年行业报告更戳人:中小型酒企用甜味剂调口感的比例,可能比公开数据高5到8倍。这早已成了行业“不能说的秘密”,就是用“技术性修饰”应付基酒品质不稳定的问题。
作为孔府家酒的“母公司”,衡水老白干没逃过资本惩罚。事件曝光首周,它股价连跌三天,总共跌了9.29%,总市值蒸发约110亿元。翻看老白干的并购史,2017年花13.99亿元买的丰联酒业,旗下文王酿酒公司去年10月才因排污不达标被生态环境部点名。这次孔府家酒的质量问题,更让外界怀疑:它的质量管控是不是根本没管到位?
现在,涉事的府藏系列已经从天猫、京东全线下架。企业说这个批次一年才产不到5000箱,只占总产能0.3%;但第三方数据显示,孔府家在山东婚宴市场的占有率,已经从事件前的6.7%掉到了2.1%——主打婚宴的品牌,这打击可不小。
从中医角度讲,甜蜜素的危害更隐蔽。中医说“肝主疏泄”,负责代谢毒素,而甜蜜素这种人工合成的东西,长期吃会让肝脏“超负荷”。就像中医说的“久病伤肝”,哪怕每次吃的量不多,积少成多也会伤肝——这和现代医学说的“过量摄入可能危害肝脏、神经系统”,其实是一个意思。
事件也让孔府家酒的质量管控露了馅。对比茅台、五粮液这些头部酒企,人家近十年抽检合格率一直是100%,而孔府家酒频繁出问题,差距就在质量管理上。有酒业人士直言:这不是偶然,是质量体系有漏洞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章
- 2021年孔府家酒甜蜜素超标:老白干系两年三曝质量瑕疵,47起案例揭开行业潜规则
- 2025年囊肿健康管理新认知:从“绝对戒酒”到“精准管控”的医学依据
- 2025茶酒消费新观察:年货节带火150亿市场,3亿双栖族背后的技术与市场考题
- 2024年保健酒市场:467亿规模下的资本加码与消费觉醒
- 2025年哈医大二院首例曼陀罗药酒中毒:500克干果泡酒引危机,三类红线碰不得
- 160位古稀老人、60年药酒:莒县艾蒿涧村百岁老人的生命密码
- 2025年小农丁肇庆考察:127项参数揭秘日月养生泉活性水的生态密码
- 从60%记忆到43%份额:中亚葫芦三鞭酒凭古法新造抢滩中秋健康礼
- 2025年自泡酒失败真相:9成栽在基酒上,3类“问题酒”+4个避坑招全曝光
- 1300亿营收、51.8%占比:2025前三季度川酒的硬核生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