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金箔入酒”新规引热议:每公斤0.02克背后的健康迷雾与商业逻辑

2025-10-24人已围观

2025年“金箔入酒”新规引热议:每公斤0.02克背后的健康迷雾与商业逻辑

最近,国家卫计委一则“拟将金箔列入食品添加剂清单”的意见函,让白酒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不是新鲜事,但这次明确限定仅用于白酒类产品,每公斤最多加0.02克(南方都市报数据)。消息一出,“金箔是健康加分还是营销噱头”的讨论瞬间冲上热搜。

加0.01克黄金的白酒,没你想的那么“保健”

黄金当食品添加剂早有先例:上世纪80年代欧盟批准金箔(E175)用于糕点装饰,日本也允许它进清酒。我国现行标准里,金箔仅能给糖果、巧克力做表面点缀。那喝加了金箔的白酒,对身体有好处吗?营养专家阮光锋算了笔账:按每公斤0.02克的上限,喝一斤(500克)白酒才摄入0.01克黄金——这剂量远低于安全阈值,更关键的是人体根本不吸收金箔,会完整排出去。

从中医角度说,传统保健酒的养生功效全靠人参、鹿茸这类“药食同源”食材:人参补气、鹿茸温肾,搭配起来能协同调理身体。可金箔不一样,它在中医理论里没有“性味归经”,既不能补气血也不能调阴阳,所谓的“保健价值”几乎为零。比起传统保健酒里的活性成分,金箔更像“吃了白吃”的装饰品。

“鎏金白酒”的溢价,赚的是营销钱

新华社评论直指核心:企业图的是“金箔”带来的涨价空间。业内算过,500毫升白酒加金箔的原料成本才2元,但贴上“鎏金”“贵族酒”标签,价格能翻好几倍。这套路和奢侈品行业如出一辙——某知名矿泉水品牌的24K金瓶装,包装成本占比超60%,售价却是普通款的20倍。

让人警惕的是,若“可食用金箔”概念泛滥,白酒行业可能跟着“跑偏”:大家不再比酒质、拼工艺,反而比谁的金箔贴得更亮、概念吹得更响。这对坚持做品质酒的企业来说,太不公平。

金箔能加,但得守“规矩”

争议背后是新型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难题。专家建议对金箔这类“装饰性添加剂”用“分级管理+功能限定”:一方面严格框定用途——只能做装饰,不能加别的食品;另一方面明令禁止“保健”“养生”的暗示性宣传。就像美国FDA把金箔归为“通常认为安全”(GRAS)物质,但明确不让宣传“治百病”“强体质”。

我国监管部门不妨借鉴:重点管“宣传关”,要求企业提交添加剂声明,虚假宣传就严惩。对酒企来说也得清醒:消费者买酒是买口感、买品质,不是买“能吃的金箔”。就算加了金箔,酒质不行还是会淘汰。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保健酒市场规模达400亿元,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12%以上。在这片红海里,真正站稳脚跟的永远是坚持传统工艺、看重酒体品质的企业。金箔能不能给白酒行业带来“真金白银”,说到底还是看消费者的钱包——没人愿意为“没用的噱头”买单。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