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4年末常州“鼠尸保健酒”事件:2万索赔背后的造假细节与行业防伪漏洞
2025-09-29人已围观
2024年末常州“鼠尸保健酒”事件:2万索赔背后的造假细节与行业防伪漏洞
最近江苏常州一起“保健酒藏死老鼠”的事儿,让不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捏了把汗——市民陈某在湖塘新街某药店购买整箱保健酒,饮用时发现未开封酒瓶里竟泡着完整鼠尸。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索赔2万元的金额,显著高于食品行业常见的异物投诉赔偿标准。
据食品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普通食品吃出异物的平均赔偿集中在500-2000元区间,此次2万元索赔超出常规3-4倍。常州某酒类销售公司总经理朱秋生说:“做了这么多年酒水生意,从没见过这么高的索赔,直觉有问题。”
为啥“未开封”酒瓶里能有鼠尸?问题出在保健酒的包装设计——螺纹式瓶盖搭配塑料防伪环的结构,给了造假者可乘之机。包装行业专业人士模拟实验显示:二次套盖工序需耗时约25分钟,肉眼识别差异得用20倍放大镜。“说穿了就是打破一瓶酒取盖,再套到另一瓶开封过的酒上。”朱秋生补充,“防伪环断裂痕迹能用热熔胶修补,普通消费者根本察觉不了,这就是造假的‘玄机’。”
更巧的是,这起事件与此前另一起“鼠尸饮品”案有三大重合点:时间均发生在2024年12月下旬(误差±3天);空间上涉事药店与超市直线距离不足800米;操作手法雷同一——均选择高单价产品(芒果汁48元/瓶、保健酒168元/瓶),均声称未开封,均拒绝第三方机构检测。这种种巧合,难免让人怀疑是连环诈骗。
为查明真相,涉事方启动三重验证:一是用3D形貌仪扫描瓶盖微观痕迹,看接口磨损是否吻合;二是做鼠尸DNA溯源,比对常州地区鼠类基因库;三是检测酒液氧化程度,判断开封时间。“要是检测显示鼠尸进入晚于生产日期,就能坐实后期人为投放。”涉事企业法律顾问卢军强调,“根据《刑法》140条,涉案金额超2万元就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我们一定会追查到底。”
这事也给保健酒行业敲了警钟。很多中老年人信中医“药食同源”理论,买保健酒是想调理气血、祛湿散寒,结果碰到这种假酒,不光损害对产品的信任,更影响对传统养生方式的期待。再看传统瓶盖防伪的漏洞:一是防伪环抗破坏强度不足,平均断裂力仅12牛,稍用力就能掰断;二是缺少智能追溯码,仅37%的饮品采用芯片防伪,无法实时追踪流向;三是灌装工序无全程监控,涉事企业录像仅保存30天,前期问题难追溯。值得一说的是,山东有包装企业近期推出“量子点防伪瓶盖”,通过特殊荧光材料识别二次封装,或许能填补这一漏洞。
目前检测仍在进行,但事件已让行业意识到:光靠传统防伪设计不够,得用更精准的技术手段,才能堵住造假漏洞。
相关文章
- 2024年末常州“鼠尸保健酒”事件:2万索赔背后的造假细节与行业防伪漏洞
- 1988年金牌背面的民国五加皮:一瓶装着千年中医智慧的老酒
- 2024诚意药业保健品业务:15%营收背后的渠道短板与运营痛点
- 2021-2025年绵阳街头假药整治实录:从“神药”摊点到治理闭环的破局
- 82岁蔡澜的“反套路”人生:6组硬核数据揭秘现象级文化符号的活法
- 2025春季餐桌“三鲜”营养密码:数据里的时令养生经
- 2025年岳阳寿星园第二届文学大赛揭榜:双金作品解码宋韵养生福地的千年密码
- 2019年劲酒价格再调:成本挤压下的百亿俱乐部突围战
- 2024酿酒研究支撑:酒液乙醇浓度科学解析与实用饮用指南
- 2020年全球74万癌症与酒精相关:每一口酒都是健康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