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17年400亿规模下的露酒突围:传统技艺、标准与消费升级的合力
2025-10-13人已围观
2017年400亿规模下的露酒突围:传统技艺、标准与消费升级的合力
今年9月在山西汾阳举办的2018世界酒文化博览会,露酒成了行业焦点——以竹叶青、劲酒为代表的露酒品牌,把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及200余位知名酒企代表聚到一起,围绕产业升级路径展开了深度研讨。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酒种,正用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改写着市场格局。
千年技艺借中医理论焕新
露酒本就是以汾酒等传统白酒为基酒、融合药食两用成分的古老酒种,但这两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露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0.34亿元,较上年提升15.31%;利润总额同步增长15.20%,达到46.44亿元。不过,行业的门槛并不低——全国1265家配制酒生产企业中,仅有431家取得了保健食品批文,严格的准入标准守住了品质底线。
汾酒股份总经理常建伟用企业实践阐释了露酒的产品逻辑:它遵循中医“药食同源”理论,竹叶青主打植物养生,选取传统配方中的养生食材;玫瑰汾酒定位女性美容,加入药食两用的玫瑰成分;白玉汾酒专注肠胃调理,选用对肠胃友好的原料。这种差异化矩阵,刚好覆盖了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标准与技术筑牢产业根基
露酒的规范发展,离不开标准的支撑。现行2012年实施的《露酒行业标准》,由汾酒厂牵头,联合四家企业及数十位专家共同制定,涵盖了基酒选用、原料添加、工艺流程等核心技术指标,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又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依据。中国酒业协会宋书玉秘书长强调,标准体系得“守传统、跟需求”,目前正推进保健酒团体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完善行业规则。
技术革新也在跟进:五粮液保健酒公司总工程师郭宾透露,企业正尝试将中药材数字化提取技术融入生产,既保持功效又优化口感;江南大学范文来教授则建议,原料选择要强化地域特征,用风味差异化打破同质化竞争。
消费升级与理性需求推动扩容
消费端的变化,是露酒市场扩容的重要动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居民饮酒率达34.3%,日均酒精摄入量28.1克,其中45-59岁群体消费力最强。但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保健酒在酒类消费中的占比不足3%,远低于12%的国际平均水平,提升空间显著。
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劲牌公司通过“抗疲劳+健脾胃”的复合功能定位打开商务市场;古井集团聚焦定制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汾阳市长吴晓东指出,政企协同正在加强,地方政府通过产业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等手段,推动露酒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不过,行业也需要理性发展——中国疾控中心么鸿雁研究员提醒,要平衡健康诉求与理性消费,建议加强露酒机理研究,建立科学饮酒指导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男性饮酒率(54.6%)显著高于女性(13.3%),开发适合女性的低度露酒,成了新的市场方向。
相关文章
- 2017年400亿规模下的露酒突围:传统技艺、标准与消费升级的合力
- 2025年青岛自制药酒安全警示:年均12.7%中毒增长,83%涉非药食同源药材
- 2021年酒类产业分化发展全景:白酒利润破1700亿、啤酒量价齐升下的挑战与破局
- 67%货架占比vs82%本土占比:2025小酒市场的区域割据与破局逻辑
- 2025年东乡药酒中毒事件警示:自泡酒里的毒性风险有多高?
- 2020粤03行终案:中医诊所无证泡药酒售药,为何维持处罚?
- 2025版立秋养生指南:基于膳食指南与中医理论的饮食起居全解析
- 2024-2025年两款草本露酒核心维度对比:同仁御酒vs劲酒的用户选择密码
- 2025银发音乐康养指南:6800万老人用这5类乐器,把艺术变成健康密码
- 2025年实测:豫北汉子撞进鲁地酒局的72小时“醉”因,藏在数据里的南北酒文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