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宋河酒业司法重整:39.65亿未履行债务下,“中原酒王”的名酒基因能否破局?

2025-10-14人已围观

2025年宋河酒业司法重整:39.65亿未履行债务下,“中原酒王”的名酒基因能否破局?

曾经的“中原酒王”宋河酒业,如今栽进了债务坑——2025年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告显示,这家豫酒老大哥已启动司法重整,由鹿邑县人民法院主导。更特殊的是,这次重整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都是宋河自己,司法实践里这种“自己告自己”的情况可不多见。

宋河可不是普通酒企,它是第五届全国评酒会选出的“中国名酒”,当年和茅台、五粮液一道挤进17大国家级名酒阵营。可现在的资产负债表,简直像被掏空了元气:39起失信被执行人案件、85件终本案件,未履行债务高达39.65亿元,占执行标的的81.5%。更让人叹气的是,母公司辅仁药业2019年爆出18亿货币资金“消失”的丑闻后,已经把宋河的散酒、酒罐这些生产资料抵押融资超过50次——就像中医说的“母病及子”,辅仁的债务瘀滞直接堵住了宋河的经营血脉。

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点出宋河的三重困局:一是辅仁系的债务连锁反应,让宋河连正常生产经营都受影响;二是消费升级浪潮里,品牌价值没跟上脚步,产品长期卡在中低端,没找到往上突围的路;三是疫情一来,传统经销体系的短板彻底暴露,根本扛不住现在的市场竞争。好在2023年12月锅圈实业介入托管后,做了不少“治根”的改革——砍掉400多个冗余SKU,搭建数智酒仓系统,像给老化的身子调理脾胃,先把渠道的“消化功能”提上来。

行业观察人士给出两种重整思路:要么拉国资平台进来,国资的稳定性能给市场背书,还能靠资金帮宋河释放产能;要么找产业资本接盘,比如锅圈手里有上万个终端网络,和酒业渠道能形成协同,把闲置的资源盘活。但武汉京魁科技董事长肖竹青提醒,现在白酒行业正深度调整——酱香型白酒挤压力度大,一线品牌还在往县乡市场下沉,加上疫情后消费复苏慢,资本进来得有“长期主义”思维,就像中医调理得慢慢来,急不得。

宋河的“重生底气”,还在那些硬邦邦的技术家底里:12位国家级白酒评委领衔的研发团队、10000条固态发酵窖池、独创的“2366”微生态酿造工艺——这些都是刻在基因里的酿酒本事。2023年“华樽杯”评选中,它的品牌价值还维持在155.34亿元高位,说明市场对“中原酒王”的认知没散,就像中医说的“肾气还在”,恢复的基础就在。

看看当下的数据:宋河还存着5万吨优质基酒,原酒年产能恢复到1万吨;已经建了100多个数字化酒仓,每天能新增2-3个终端网点;产品也在往上走,新品均价从原来的23元涨到90元,高端线占比突破40%——这些变化像春天的嫩芽,慢慢拱破冻土。

曾经的“中国名酒”,现在站在重整的十字路口。它的债务泥潭有多深,名酒基因的力量就有多大——能不能把“瘀滞的气血”重新盘活,就看接下来的路怎么走了。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