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4-2025资本跨界酱酒实录:从零食巨头到药企的赛道争夺与产业博弈

2025-10-14人已围观

2024-2025资本跨界酱酒实录:从零食巨头到药企的赛道争夺与产业博弈

2025年4月,休闲零食企业来伊份全渠道上线两款酱酒产品,瞬间引发市场关注。其京东旗舰店显示,53度醉爱红酱香酒定价499元/瓶,醉爱6号酱香酒售价699元/瓶。更关键的是,来伊份通过旗下上海醉爱酒业与黔醉酒业合资成立贵州醉爱黔醉酒业,股权占比70%:30%——这家新公司配备148口独立窖池,年产能超千吨,万吨基酒储能与日灌装6万瓶的生产线已投入运营。回溯2020年数据,来伊份当年40.26亿元总营收中,超七成来自线下直营门店;对比同期良品铺子77.15亿元、三只松鼠101.94亿元的营收规模,休闲零食“三强”格局早已生变。值得一提的是,酱酒“12987”传统酿造工艺的慢发酵、长储存特性,恰好契合中医“温通经络”的养生理念,这让来伊份的酱酒在口感之外,多了一层健康属性的联想。

食用菌龙头众兴菌业的酱酒布局充满戏剧感。2024年6月,这家金针菇产量占比超八成的企业宣布拟现金收购圣窖酒业全部股权,消息一出便收获6连涨停板。被并购的圣窖酒业,具备3500吨年产能与6万吨储酒能力——6万吨的储酒规模甚至超过部分老牌酒企,足以支撑其“贵州省12家‘挂牌后备酒企’”的资质稀缺性;此前它曾与园城黄金在2023年传出并购绯闻,但仅44天便终止。圣窖酒业的“后备身份”,正是资本狂欢的核心触发点——这份名单里的企业,是酱酒赛道资质较优的潜力股。

包装企业吉宏股份的转型,典型折射出资本对酱酒的热捧。这家市值118亿元的包装印刷企业,2024年披露并购古窖酒业计划后4天,便斩获2个涨停板。但数据略显尴尬:被并购的古窖酒业2023年销售额仅138万元,还亏损177万元,与“茅台镇核心产区”的宣传形成强烈反差。不过换个角度看,“茅台镇核心产区”本身就是流量密码——就像中药材讲究“道地药材”,消费者对酱酒的“产地正宗”有天然信任,而这正是古窖酒业最值钱的标签。再看吉宏股份自身,2023年44.10亿元总营收中,跨境电商贡献超五成,传统包装业务增速明显趋缓,跨界酱酒更像是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药企的跨界,带着鲜明的“健康”烙印。中恒集团2024年6月因子公司注册33类白酒商标,股价直接涨停。其官方商城显示,陈坛窑藏酱香型白酒标价780元/瓶,采用“买一送一”促销——这种策略精准贴合消费者“适度饮用有益健康”的认知,毕竟药企的“健康”背书摆在那里。相比之下,天士力集团的布局更早也更深入:自1999年起累计投入40亿元培育国台酒业,2024年国台销售超30亿元,但IPO进程再度受阻。中恒的“轻量级试水”与天士力的“重资产深耕”,代表药企跨界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品牌延伸,一种是长线培育。

产业资本的渗透,让茅台镇成了跨界争夺的“热土”。修正药业2024年3月启动对华商酒业、神龙酒业等标的的尽职调查,延续了其2010年涉足保健酒、2017年联姻茅台五粮液的酒业逻辑——从保健酒到酱酒,始终围绕“健康饮酒”理念。家电巨头红牌集团则抛出百亿级投资计划,旗下周大福酒业推行“消费商”模式,通过F2C(工厂直达消费者)渠道切入高端酱酒市场——这本质是把家电行业的“粉丝运营”搬到酒赛道,试图用私域流量抓住高端消费者。据仁怀市酒业协会数据,目前茅台镇合规酒企数量维持在426家左右,产业准入门槛持续抬高。相较于浓香型白酒的成熟格局,酱酒赛道虽仍处扩容期,但品牌分化已初步显现:有的靠产能资质站稳脚跟,有的凭营销理念吸引用户,更多跨界资本还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