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第104届糖酒会酱酒观察:数据里的热度与隐忧

2025-10-14人已围观

2025年第104届糖酒会酱酒观察:数据里的热度与隐忧

本届糖酒会酒店展中,酱酒赛道的关注度肉眼可见地升了温——酱酒展区日均接待的专业观众量较上届涨了35%,其中非传统酒类经销商的占比第一次突破40%。更具体的信号藏在细分业务里:贴牌定制的咨询量同比上升28%,某贵州酒企现场就签下12个区域定制商,每笔订单规模集中在500万到2000万之间;夜郎古酒、人民小酒等新兴品牌搞了扫码领样酒活动,三天就收集到超过2000条有效客户信息。

不止传统酒企在发力,跨品类玩家也扎进酱酒赛道。椰岛酒业推出定价1299元/瓶的酱酒新品,算是保健酒企业正式跨界;光良酒业用80%浓香基酒加20%酱酒的勾调策略,推出第一款浓酱兼香型光瓶酒;连绍兴黄酒企业都没“袖手旁观”——女儿红带着茅台镇的两大生产基地亮相,年产5000吨的产能规模引得渠道商频频询问。更特别的是,这款跨界酱酒用了双董事长质量监督体系,一边是传统黄酒酿造专家,一边是茅台镇本土酿酒师,共同把控品质。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现在跨界而来的酱酒品牌,已经占整体酱酒销量的7.3%,且年增速一直维持在25%以上。

但热闹背后,产能的“水分”藏不住。行业里流传着一组数据:茅台镇持证经营的酒企中,实际产能突破千吨的不足5%。某参展酒企的生产负责人直白说:“窖池数量和宣传的产能根本对不上,部分企业实际产能也就宣称值的30%-40%。”权图酱酒工作室的调研更戳痛点:当前具备5000吨以上真实产能的酒企不足20家,2万吨级的企业才8家,至于5万吨级别的“头部玩家”,几乎是凤毛麟角。

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先看销量分布:茅台系列产品在东北地区年增速达45%,但其他酱酒品牌的动销率连30%都不到;再看区域市场,山东省的浓香型白酒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68%降到2024年的51%,可酱酒消费的增量里,78%都集中在三大头部品牌。南京一家连锁酒行的经营者坦言:“现在市面上卖的贴牌酱酒超过200个品牌,其中60%都没有系统的品牌运营。”糖酒会现场调查也显示,来咨询的人里,43%是盯着短期套利的机会,只有28%具备持续性运营的规划。渠道的压力同样明显——海纳机构的监测数据说,经销商的库存周转天数已经从90天延长到150天,压货的风险一直在累积。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专业机构给了想入局的人三个“硬标准”:第一,得选实际产能3000吨以上、储能达6000吨的企业合作;第二,重点考察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坤沙酒的占比必须超过80%;第三,合作方得有完整的市场营销团队,别掉进“有产品没运营”的陷阱。某省酒业协会的负责人也提醒:“现在入局得警惕三重风险——产能虚标、品质波动,还有渠道泡沫。”

这些数据拼起来,就是本届糖酒会酱酒赛道的真实模样:热度高是真的,问题藏得深也是真的。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