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3年叶集区罚没2053.6元!自泡酒非法生产案的食安与养生警示
2025-10-20人已围观
2023年叶集区罚没2053.6元!自泡酒非法生产案的食安与养生警示
最近,安徽六安叶集区市场监管局在日常检查中“揪”出一起自泡酒违规生产案——花天酒地散装白酒店因无资质生产、卖无标签自泡酒,被没收涉案产品、违法所得,再加2053.6元罚款。这起看似“小案子”,实则藏着食安监管的关键细节,也戳中了很多人的“养生误区”。
违规操作踩中两条“食安红线”
这家店的操作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没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就擅自生产自泡酒,直接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食品生产需取得许可”的规定;二是卖的无标签自泡酒——现场查获的人参酒、金缨子酒、荔枝酒、枸杞酒共4瓶,总价值493.6元,均未按要求标注成分、生产日期等法定信息,踩中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无标识食品)、第六十七条(标签规范)的红线。
简单说,这种“三无”自泡酒,既没法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也没法让消费者知道“喝的到底是啥”,风险直线上升。
处罚有理有据,裁量尺度统一
执法部门是照着《食品安全法》第122条(无证生产的处罚)、第125条(标签违法的处罚)来的,还结合《行政处罚法》第32条的从轻裁量规定,另外参照了安徽省裁量基准116、124条。
其实早在2023年三季度,叶集区就查过一起超保质期食品案(叶市监处罚〔2023〕136号),当时没收了61.2元违法所得;这次53.6元的没收额度,说明裁量标准没松——不管案值大小,违法必究。
具体处罚怎么执行?
实物处置:查扣的4瓶无标签酒(人参、金缨子、荔枝、枸杞酒各1瓶)依法处理;
经济处罚:没收53.6元违法所得,加2000元罚款,合计2053.6元;
缴纳期限:处罚决定书送达后15日内,去银行交款;
文书编号:叶市监处罚〔2023〕137号,2023年8月3日发。
区域执法力度:不是“一阵风”,是“常态化”
叶集区的食安监管一直没放松——2023年7-8月就公示了17起食品类案件。比如同年查的黄开莉米酒经营部,因超范围用添加剂,被没收7.8公斤白酒,还罚了5091.2元。从“没收几十元”到“罚五千多”,能看到执法力度在逐年加强。
要是消费者发现类似线索,能通过“晨视频”平台或0731-85571188举报。
自泡酒不是“养生神器”,中医提醒风险大
很多人觉得自泡酒是“土方养生”,其实中医虽讲“药食同源”,但没规范生产的自泡酒隐患极大:
一方面,药材剂量没法控——比如有人泡人参酒,放多了人参皂苷,喝了容易上火、血压飙升;另一方面,没标签的酒“看不见风险”——不知道加了啥药材、有没有变质,甚至可能混进有害成分。就像这起案子的无标签自泡酒,看着“自制纯天然”,实则是拿健康赌运气。
叶集区这次处罚,不是为了“罚钱”,是想给商户划条“红线”:做食品得守规矩,没资质、没标签的产品绝对不能碰;也给消费者提个醒:“土方”“自制”不代表安全,买食品要看资质、查标签,有问题赶紧举报——食安从来都是“管出来的”,也是“防出来的”。
相关文章
- 2023年叶集区罚没2053.6元!自泡酒非法生产案的食安与养生警示
- 2025版5斤桑葚泡酒精准配比与实操指南
- 从贾府日常算出来的健康账:红楼梦里藏着的5组养生科学数据
- 2025年气血不足调理实证:5道古方膳食+92%有效率数据,帮你系统性补回气血
- 2025版·500例临床验证:四款中医美肤酒的美颜数据手册
- 2024-2025“特供酒”灰产深度调查:十年禁令挡不住的800%-1500%暴利陷阱
- 2025版红酒成分与饮用指南:600种活性物质里的健康边界
- 2023年酒类即时零售爆发:酩悦轩尼诗饿了么30分钟达的尝试与场景博弈
- 68%年增长的线下爆款,15%占比的线上短板——温州非遗麦麦酒的数字化之困
- 2025年医学交叉验证:酒精的双重属性——从黄帝内经到51万人队列的药用与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