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5年数据警示:野生动物泡酒的3大健康雷区与法律红线

2025-09-29人已围观

2025年数据警示:野生动物泡酒的3大健康雷区与法律红线

网上总传毛鸡、眼镜蛇甚至虎爪泡的药酒能“强身治大病”,听着玄乎,实则科学和法律都亮了红灯——这类“养生酒”没经临床验证有效,还藏着健康隐患与法律风险。近年因野生动物泡酒引发的刑事追责案,早就不是新鲜事。

买虎爪泡“养生酒”,真能治病?判刑!

2019年广东遂溪的杨某某,在流动摊贩那买了虎爪、虎腿制品,用52度白酒泡了给家人喝。2022年案发后,专业机构一鉴定: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老虎的肢体组织!依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杨某某最后被判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类案件里,珠海斗门的许某卖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毛鸡)的药酒,不光被追缴6.75万元违法所得,还得承担7.26万元生态环境赔偿——以为“养生”能避责?司法可不答应。

法律怎么罚?行政、刑事都“不饶人”

行政追责: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违规用保护动物制品做食品,执法部门会没收涉案物品、违法所得,还能处货值2-10倍罚款。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实施后,这条款已经覆盖所有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的),没“漏网之鱼”。

刑事处罚:涉案金额超2万元的野生动物制品交易,直接触刑事红线——基础刑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罚金;情节严重的判5-10年;情节特别严重的10年以上。重点提醒:“自己买来自用”也算“收购”,没法免责——司法实践早这么认定了。

野生动物泡酒,健康风险比你想的大

疫病传播没跑:野生动物身上带58种能感染人的寄生虫(线虫、绦虫等),酒精根本没法显著灭活这些病原体。更关键的是,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野生动物大多性热、腥膻,没专业配伍就瞎喝,反而容易引邪入体,哪来的“养生”?

毒性残留要命:有些野生动物制品可能残留麻醉剂、抗生素等违禁药,泡在酒里会慢慢溶进去,喝下去等于慢性中毒。

虚假商品太多:市面上12%的“动物药酒”,其实是用塑料模型冒充的——花了钱买假酒,图啥?

到底什么动物能吃?目录写得明明白白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划了“能吃清单”:

家畜:猪、牛、羊、驴、兔;

家禽:鸡、鸭、鹅、鸽、鹌鹑;

水生:中华鳖、牛蛙。

特别强调:猫、狗没进目录,绝对不能当食品原料!

最后3个消费提醒,一定要记牢

别买没标识的药酒——谁知道里面装的是保护动物还是假模型?

拒绝含乌头、附子的泡酒——中医用这些药材得严格控剂量、讲配伍,自己瞎泡太危险;

发现违法交易赶紧打12315——2022-2024年,我国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举报量年均涨37%,行政处罚结案率一直维持在91%以上,你的举报有用!

野生动物不是“养生工具”,泡酒也不是“治病捷径”。守住健康底线,更别碰法律红线——这才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选择。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