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3.5万日销、68%毛利:和府捞面的餐饮存量博弈增长密码
2025-10-01人已围观
3.5万日销、68%毛利:和府捞面的餐饮存量博弈增长密码
和府捞面的规模扩张从不是“堆店游戏”,而是用“能赚钱的单店模型”吸引合伙人——单店日均销售额破3.5万元,坪效达4800元/㎡/月,这样的效率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招商背书。不同于传统加盟的高门槛与松管控,它把初始投资压至90万元以内,再通过标准化运营手册+智能监控系统,确保全国门店“千店如一”:从面的分量到汤头火候,每个环节都有明确规范。
背后的供应链布局早埋下伏笔——江苏如皋的10万㎡产业园,每天能产出30万份餐食,配合冷链物流12小时直达门店。近期品牌与如皋农业局签下4000亩黑塌菜直采协议,既保障了招牌“长寿菜”系列的食材稳定,又通过产地直供压低了成本。有意思的是,黑塌菜从中医角度讲性凉味甘,能清热除烦、通利肠胃,刚好契合年轻人“吃养生面”的需求,算是把供应链和文化做了隐性联动。
面对消费分级,和府捞面用“立体价格矩阵”打穿不同客群——覆盖25-128元区间,但核心火力锁定25-30元。数据显示,这个价格带的产品占比从2022年的32%涨至2024年的57%,直接带动学生消费占比升12%、家庭客群增9%。更难得的是,客单价中位数虽从38元下探至31元,毛利率仍维持在68%的健康水平——这背后是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原材料成本被压到32%,比行业均值低8个百分点。
养生概念的落地更讲“体验感”。除了黑塌菜,品牌做透明化中央厨房直播,让顾客盯着食材从洗切到熬汤的全过程,把“养生”从口号变成看得见的细节。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养生套餐”点击率比普通产品高43%,复购率也提升28%——这种“沉浸式养生”既赚了口碑,又留住了回头客。
和府捞面的数字化不是“赶时髦”,而是从2015年就开始铺的“神经中枢”,现在形成三大核心系统,直接支撑联营模式的高效运转:
一是智能决策系统,整合2000万会员数据+6000个业务触点,需求预测准确率达91%——比如某区域最近降温,系统会提前提醒门店多备热汤面;
二是供应链可视化平台,从原料采购到门店消耗全程追踪,损耗率控制在1.2%以内,几乎没浪费;
三是食安监控网络,用物联网设备实时测200多个食安指标,异常15分钟内就能响应。这些系统不是摆设,联营店通过智能巡店系统被监控36项关键指标,结果食安投诉率只有直营店的1/3,既保品质又降管理压力。
品牌定位的迭代藏着文化赋能的巧思——从“书房里的养生面”转向“长寿乡的养生面”,把如皋的长寿文化揉进细节:空间用园林框景手法,墙上挂长寿水墨画,桌摆青瓷碗,菜单印黑塌菜养生典故。这种文化不是“贴标签”,是让顾客真的觉得“吃这碗面,沾了长寿乡的福气”。同类产品能比竞品贵15-20%,但顾客满意度仍保持92分高位。海外拓展也没丢这份文化:香港首店试运营时,推出融合粤式风味的限定汤底,用猪骨老鸡慢熬4小时,加一把黑塌菜,既保持养生调性,又符合香港人“爱喝浓汤”的习惯,结果上座率达160%,给全球化打了前站。
在800万餐饮主体的存量竞争里,和府捞面的增长是“系统能力”拼出来的:
标准化与个性化平衡——90%流程标准化保效率,10%区域改良提接受度,比如香港店的粤式汤底;
成本控制做系统战——供应链整合把原材料成本压到32%,比行业低8个百分点,是整条链优化的结果;
技术驱动精细化——数字化投入让人事成本占比降到18%,远低于行业25%的平均水平,用技术替人工,既省成本又保标准。
这些实践没有“秘密武器”,是把每个环节都做深做透的结果——存量竞争时代,拼的不是“跑得多快”,是“跑得多稳”。
相关文章
- 3.5万日销、68%毛利:和府捞面的餐饮存量博弈增长密码
- 2025数据里的永春九制熟地:九蒸九晒藏着的千年药香与匠心密码
- 2023-2025年多地曝光:养生店“免费面条+虚假讲座”诱导老人高价买“治病酒”
- 1895年创法、63%渗透率:岭南双非遗酒种的匠心与烟火
- 3.8倍成本差、1600+风味物质:茅台镇酱香白酒的稀缺性与健康密码
- 从95%提取率到20亿销售额:劲牌以制药级标准做保健酒的实践样本
- 2025年海马养生骗局曝光:30元一对塑料替身、三大市场猫腻,老药师教你五步识假
- 2024千商大会调研椰岛酒业:健康酒升级的“数字脉络”与落地实践
- 1996年封存的30吨陈酒:刘氏百年酿酒世家的养生酒传承密码
- 2025年酒类新零售加速:酒快到五城签约59家店背后的连锁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