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白酒白酒
2022年南通第七期酒类抽检:80批次全合格,从传统到新兴的品质管控实录
2025-10-13人已围观
2022年南通第七期酒类抽检:80批次全合格,从传统到新兴的品质管控实录
2022年,南通市市场监管系统开展第七期食品安全抽检,覆盖24类食品共1184个批次——其中最让消费者安心的,是80个批次的酒类产品100%合格!这份“全优成绩单”,藏着南通在酒类品质管控上的巧劲与实功。
传统酒企稳扎稳打,经典款经得住测
老牌子的底气,藏在稳定的品质里。这次抽检中,江苏双沟酒业、洋河酒厂等传统酒企的产品表现亮眼:双沟珍宝坊酒(480mL+20mL/瓶)的酒精含量刚好锁定41.8%vol,分毫不差;洋河大曲酒(500mL/瓶)的实际酒精度更是和标称的55%vol完全吻合——经典款的“稳”,就是消费者信心的来源。
从中医角度看,适量饮用传统白酒能温通血脉,像洋河大曲这种纯粮酿造的酒,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只要不过量,反而能帮着调理气血循环,但记住“小酌怡情”才是关键。
新兴果酒不“踩雷”,细分品类有保障
市场热卖的果味酒,这次也没掉链子。抽检覆盖青梅酒、荔枝酒等6个细分品类,结果让人放心:吉林产的花田果酒青梅酒(8%vol)微生物指标全合格,没出现常见的菌落超标;苏州桥酒酒厂的荔枝米露酒(>0.5%vol),添加剂使用严格守着GB2760标准,甜味剂、防腐剂都没“越界”。
果酒的受众多是年轻人,中医建议选配料表干净的——比如荔枝米露酒用的是纯果汁发酵,比勾兑的更温和,喝的时候配点小点心,既能尝鲜又不会刺激肠胃。
本地黄酒有特色,品质细节藏用心
南通本地的黄酒,这次成了“加分项”。如皋蒲西酒厂的红枣枸杞特酿黄露酒(2.5L/桶),不仅酒精度稳定在12%vol,防腐剂残留量还比国家标准限值低了50%——原料里的红枣补气血、枸杞养肝肾,加上这么稳的品质,喝起来更踏实。
黄酒讲究“陈香”,这款酒的工艺保留了粮食发酵的原香,中医说“黄酒性温,适合秋冬温饮”,每天喝一小杯,能暖脾胃、驱寒气,但千万别空腹喝。
抽检不是“走过场”,技术体系兜住底
这次抽检用的是“分级+全面”的检测体系,针对酒类做了三大类21项指标的“体检”:理化指标盯紧酒精度波动,允许±0.5%vol的误差;添加剂检测覆盖甜蜜素、糖精钠等7种常见物质;微生物指标抓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5个关键点。
和2021年比,这次抽检里酒类产品的菌落总数超标情况彻底没了——能看出监管的“细”,真的落到了实处。
管控不是“一阵风”,双机制守住底线
为了让好品质持续在线,监管部门下了“笨功夫”:一方面搞“源头追溯+过程监控”,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全链条盯着;另一方面给17家连续三年合格的企业开“绿灯”——纳入“白名单”管理,同时对3家新备案企业突击检查,不让问题钻空子。现在连电子溯源系统都建起来了,80%以上的在售酒都能查到“从哪来、怎么造”,消费者买得更明白。
其实,南通酒类市场的合格率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2022年更是冲上了100%的全达标。想知道具体哪些产品合格?去市监局官网就能查完整的检测报告和产品明细——选酒的时候对照着挑,喝得更安心。
说到底,好品质从来不是“碰运气”,而是监管的“严”、企业的“实”,还有消费者的“懂”凑出来的。这次全合格,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关文章
- 2022年南通第七期酒类抽检:80批次全合格,从传统到新兴的品质管控实录
- 2025年闽南人用脚投票的温泉选择:漳州佰翔圆山花泉的4组养生数据揭秘
- 2025中式养生热:Z世代占83.7%消费份额,传统智慧揉进日常
- 2017年400亿规模下的露酒突围:传统技艺、标准与消费升级的合力
- 2025年青岛自制药酒安全警示:年均12.7%中毒增长,83%涉非药食同源药材
- 2021年酒类产业分化发展全景:白酒利润破1700亿、啤酒量价齐升下的挑战与破局
- 67%货架占比vs82%本土占比:2025小酒市场的区域割据与破局逻辑
- 2025年东乡药酒中毒事件警示:自泡酒里的毒性风险有多高?
- 2020粤03行终案:中医诊所无证泡药酒售药,为何维持处罚?
- 2025版立秋养生指南:基于膳食指南与中医理论的饮食起居全解析